基礎篇
1.構圖:把要表現的物體組織起來,構成一個協調完整的畫面。
2.輪廓:是指物體外部和內部形狀的線條,沒有輪廓就沒有形。
3.質感:通過色彩的光亮、冷暖及線條來表現物體的內在特質。
4.光源:便于觀察和深入研究光線與明暗變化的規律。
5.透視:一點透視、兩點透視、三點透視。
6.整體:指大的比例、明暗、空間、布局關系,以及形體結構、位置等。
7.寫生:以實物為對象進行繪畫的一種方式。
8.體積感:指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物體能夠給人立體感的感覺。
素描篇
11.投影:交代物體的體積空間,沒有投影,物體會飄起來。
12.高光:指物體上最亮的部分(多見于質感光滑的物體)。
13.明暗:光線直射在物體產生的光亮度。
14.結構: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,不施明暗,沒有光影,突出物體的結構特征。
15.反光:環境給物體暗部的光,不可過亮超過灰面。
16.排線:是指深淺不同的明暗調子。
17.擦畫:塑造階段為更好的表達物體細節的技法。
18.黑白灰:即三大面,也就是背光面、受光面、側光面。
19.主體物:起到穩定畫面構圖、平衡畫面黑白灰作用的物體。
20.明暗交界線:灰部和暗部的交接部分,是一個面。
色彩篇
21.筆觸:畫筆在畫布上形成的帶有特定質感和表現力的痕跡。
22.色調:一幅畫中色彩的總體傾向,是整體的、大的色彩效果。
23.色階:是指顏色之間分的階段和層次。
24.冷暖:也稱色性,是指色彩的冷暖傾向。
25.三原色:可以混合出所有顏料的顏色,即紅黃藍。
26.三要素:每一種色彩都具有的屬性,即明度、色相和純度。
27.固有色: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顏色。
28.干濕法:指水和顏料之間的比例。
29.薄厚法:可用來表現不同質感的物體。
30.環境色:物體受周圍色彩的影響,產生的色彩變化。
速寫篇
31.疏密:"疏"即是對長線的概括運用“密”則是指對短線的組合調整。
32.流暢:體現出畫面的表現力、生動性和繪畫性。
33.力度:線的前后、虛實、黑白對比,都需要力度去掌控。
34.虛實:線條有輕重變化,人物會更加生動。
35.方圓:“方”是指不圓滑的線段,"圓"是指被段落所約束的弧線。
36.生動:表情生動、動態生動,畫面才會更有意思。
37.頭身比:速寫人物比例,一般指站7坐5蹲3.5
38.大動態:更好的把握人物動始變化,提高形體準確度。
39.三庭五眼:指臉部長短標準比例。
40.線性、線面速寫:純線造型和線面結合的速寫。
報考篇
41.單招:不看統考分數,高校單獨設立的專業考試。
42.校考:部分藝術院校獨立設立的考試,拿到合格證才有資格填報志愿。
43.大圈:專業取得過關證,但是名次不是特別好。
44.小圈:專業名次特別好,在院校的招生名額之內或者靠的比較近的名次。
45,綜合分:專課成績和專課成績按一定比例合成的分數。
46提檔線:招生院校按照提檔比例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分數線。
47.預錄取:為確保生源,學校采取的一種招生手段。
48.志愿清: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況下,只錄取第一志愿的。
49.專業清:即"專業優先"
50.本科提前批:是指在本科一批之前錄取的學校